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万福网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chellekna
发表于: 2020-1-19 16: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棉絮般的白云在窗外的天空铺散开了,云朵较厚的地方有些发灰,云朵较薄的地方,隐约透出淡淡的蓝色,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两天。树木都在枝繁叶茂地展现着它们青翠的生命力,远处围栏边的月季花开得非常鲜艳,红色的花朵似乎在召唤着一个即将到来的火热季节。
当今的中医非常火热,各式各样的中医馆争先恐后地建起来,各种花式的中医学习培训班价格愈高地开起来,各路神通的中医专家、名家、大师摩肩继踵地向我们走来,还有无数狂热的中医爱好者,前仆后继地无私无畏地奉献出他们对中医的热爱。
然而,现在的中医真的有这么兴旺吗?
事实是,如今的中医,已在生死的边缘徘徊许久,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了。
中医有许多词来形容她自己现在的这种境况,像“至虚有盛候”实在是形象得不能再过;像“虚阳外越”放在火神派盛行的今天实在是无比贴切;中医有个词叫“戴阳证”,指久病之人忽然红光满面,面泛桃花,实则是回光返照、阴阳离决的将死之侯,说的就是中医现在的病况。
如今中医的这种貌似繁华,实际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虚火,这股火气燃烧得越猛烈,中医衰亡得就会越快,而这熊熊火气的背后,是当下中医的衰颓与发展的畸形变态。
由于历史、教育等原因,如今的中医已经到了她数千年的生命长河中最孱弱的时候了。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透过这泡沫般的市场,看到当今绝大部分中医的临床疗效,就会很清醒地知道,现在的中医,根本没有能力消化这滚滚资本,没有能力吸收这涛涛资源,因为,当下绝大部分中医的临床疗效,已实在对不起祖宗的寄托、对不起人民的期望、对不起党和国家的信任了。
如果一样东西,它是好东西,人民群众需要它,离不开它,就像馒头和米饭,它是不会消亡的。即使有似乎更加美味的面包和奶酪,它们也是和谐多彩的共存关系,因为馒头和米饭更实惠,也更养人。但西医和中医,却似乎从来就没有和谐共存过。从民间到官方又回到民间的中西医存废之争,将选择权交给了老百姓,而老百姓们用脚投票,中医连在野党的位置也越来越 坐不住,丧失了选民的支持与信任,这个曾经的第一大党就快解散了。
那么,是中医不好吗?不,中医本来很好,在西医传入之前,在西医传入之后,老百姓都离不开中医,无数的老百姓一直选择中医作为自己身体健康的执政党。那么为什么中医会沦落到现在这个“扶不起的阿斗”的境地呢?因为,现在的中医,确实成了阿斗。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阿斗有这么个执政特点,就是凡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解决,阿斗什么也不干,什么也干不了。刘禅太依赖诸葛亮了,他非但没有学习到诸葛亮治国的长处,更连自己该怎么治国都不知道,乃至于最后竟能“乐不思蜀”,浑然忘了自己乃是堂堂一国之君。现在的中医就是这个样子。
邓铁涛老先生曾经呼吁,中医的屁股一定要坐在中医的板凳上,言下之意,许多中医的屁股已经不坐在中医的板凳上了。现代医学非常好,我们中医大夫应该积极学习吸收现代医学的临床知识,借助现代医学的诊断检查方法,更加细致准确地认识病情。但我们现在的中医大夫早已远远超出了学习借鉴的范畴,他们从思维、认知到整个知识体系,都是用现代医学的思维、知识来构建的,笔下开的虽然是中药,口中说的虽然是中医的证候,心中所想的却是药理研究的结果、西医的病名,如此开出的方子不伦不类,有效与否全凭运气,中医的临床疗效由此跌入万丈深渊。从思维到知识的全面西化,当代的怪胎中医就像无能的阿斗,既没学会西医顶尖的技艺,又不知道中医本来是什么样的,关键时刻还得需要西药来挽救自己的临床疗效。长此以往,西医的检查结果看得贼溜,西药开得贼顺,并且乐此不疲,完全忘了自己还是一名本该会摸脉、会开中药的中医大夫。这些中医大夫并不是少数,而是主流。渗入骨髓的西化是当前绝大多数中老年中医的现状,更是当前所有中医院校教育、中医院临床的现状。
体制内的中医院校、临床已经彻底西化,虽然仍有许多人死硬着万丈厚的脸皮各种反驳、各种掩饰、各种打死我也不承认,用各种所谓的名老中医临床带教、经验继承的噱头试图遮羞,但老百姓已经用一次次的无效将名老中医的疗效戳破。名老中医们的屁股已不坐在中医的板凳上了,名老中医们的疗效已不是中医本该有的疗效了,名老中医们的水平已经对不起他们的年龄、对不起他们的名衔了。名老中医们已经被西化,作为当前中医教育、临床中坚力量的中年中医们在科研的驱使、名利的诱惑下异化得更加彻底。中医教育的师资力量已经不姓“中”了,中医的教育怎么还能健康发展?
当前的体制内中医院校、临床就像昏庸的阿斗,指挥着主流中医界一步步迈进坟墓、走向毁灭,曾经有无数的中医老前辈痛心疾首地一遍遍喊出这一现实,而掌握着中医教育、临床话语权的人却始终装聋作哑,拒绝反思、拒绝改变。无论怎样的呐喊,都唤不醒装睡的人。权力、金钱、地位、名利,种种诱惑让既得利益者们深陷体制,不愿突破,更不敢突破。当权者非但不反思教育的失败,还将异化的中医包装得冠冕堂皇,让无数的中医学子深信这些异化的东西就是真正的中医,这些低劣的疗效就是中医本来的高度。有一天,当面对病人时,无辜的学子们发现他们学到的中医竟是这么无用,他们学到的中医竟让自己在临床中寸步难行,他们也会像他们的老师一样,开始了对西医最忠诚的热爱。
我与在各大三甲中医院工作的中医高校毕业的同学们聊天,发现他们在临床短短几年,却早已将中医完全抛弃,一直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西医大夫而努力奋斗。言谈之间,他们完全没有抛弃中医的遗憾,时时流露出,甚而直言不讳的,竟是后悔上学期间没有好好学习西医、后悔当初没有直接报考西医专业。中医对他们而言,竟成了一块多余得不能再多余的赘肉,必将切之而后快。每每这时,我都心生悲哀,为中医教育的失败而感到无比的悲哀,更心生惋惜,惋惜这些同学没有足够的幸运,能够在决定人生方向之前窥探到中医的美妙。莘莘学子何辜,竟受失败的中医教育折磨数年,浪费数年宝贵青春,既未学得中医,又未学好西医。
每每这时,总会有人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没学好更多的原因还是自己不够努力。好,那我来说一下中医药高校的优秀学生们的学习、职业轨迹。我的大学经历是一个五年制中医本科,一个专业,共两个班,一百二十余人,其中大学五年综合测评成绩在这一百余人中排名前九的获得了保研资格,说这几个人是这个专业里最优秀的学生,应该没有异议吧。然而,这几名优秀学生,却不是我的专业里中医学得好的学生,他们保送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最终没有一人从事纯中医临床工作。在当前的中医高校教育体制下,最优秀的学生却不是中医学得好的学生,最优秀的学生都不能坚持中医,如果说这不是中医教育的失败,那请告诉我,失败两个字应该怎么写?
每当指出体制内中医教育失败的现实时,总会有人借机夸赞另一个群体,民间中医。民间中医,这是一个国家不断制定各种政策努力保护、扶持的群体,但是,他们还值得被保护吗?他们还能被扶持得起来吗?
正如前文所述,一样东西,若它是极好的,则必然会有顽强而持久的生命力。民间中医,曾经是那些扎根基层、用传统中医的理法方药默默为普通百姓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体制外中医的称谓。因为他们拥有出色的疗效,深受百姓信赖,所以总是能够当得起一句“高手在民间”的夸赞。其实,中国古代的医生,除了少数在太医院这种官方医疗机构中的太医之外,都可以算作民间中医。扁鹊、华佗、金元四大家、叶天士等等大医家,都可以算是民间中医的祖师爷。中国古代的绝大部分大医家,也都是在非官方医疗机构行医的民间中医。中医大夫的成长进步需要大量临床实践的磨砺积累,需要不断地向各种疾病学习,中医成长于百姓中间,成才于人民中间,高手必然在民间。民间中医撑起了整个中医的发展史,可以说,行医在民间是中医持久不灭的生命力的根本来源。中医行医在民间的行业模式直到建国前还基本未变,但建国后,由于中医教育的需要,大部分高水平的中医从民间走向了中医院校,成为了新中国中医教育的拓荒者。随着中医院校、公立中医院的增多,越来越多较高水平的中医进入了体制内,尚在体制外行医的或是年事已高,难担重托,或是水平较进入体制内的中医为逊,体制外的民间中医已无法代表大部分中医的水平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上中医传承教育的特殊性,中医在近几十年产生了传承的断代,这种断代在体制外尤为严重,许多水平很高的老前辈一生所学无人继承,默然离世,民间中医更加凋零。事到如今,民间中医之中究竟还有多少高手,或者说,还有多少合格的中医,都是一个极不乐观的事情,这些盲目夸耀民间中医、自称“民间派”的人又哪里来的自信自吹自擂呢?
“民间派”的人常常攻击所谓“学院派”的人的最重要一点正是前文所述的中医西化。现在的民间中医们自诩接受了正宗的传统中医师承教育,因此瞧不起被西化的科班出身的“学院派”中医。但是,这里其实还有和院校教育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师承的“师”到底是不是“明师”?如果师承的师水平并不高,没有掌握中医的精髓,或者这师竟也被西化了,那这种师承的意义就大不到哪儿去了。教育的形式再正宗,老师水平低下,教出来的学生还是熊。
说到中医的师承,便不得不提到一件事,中医的流派。中医自古有许多流派,尤其到了现代,各种大小流派更是前所未有地遍地横生。许多中医对自己属于哪个流派津津乐道,张口闭口某某流派第几代传人,仿佛不把自己归属于某个流派,便不是一个体面的中医了。但我们看自古以来的大医家,有哪一位曾自称自己是某派之人?都说医之流派始于金元,可我们看金元四大家,有谁说自己是寒凉派、补土派、攻邪派、滋阴派了?这些所谓流派都是学无所成的不肖子孙为拉帮结派以自保而给祖师爷扣上的帽子。在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心中,自己是谨守中道、不偏不倚的中庸医者,是得明天地之道、得明经典之道、得明生命之道的得道医家。若说中医有派别,那也只有两派,一派,是得道的医家,一派,是没得道的人,再无第三派。自古以来,得道的医家是支撑中医生存发展的执政党,虽然没得道的人组成了江湖第一大派,人数上远远超过了得道的医家,但他们始终是在野党。然而很不幸的是,当代的中医,执政党没人已经很多年了,随着先辈执政者的遗风渐逝,在野党正以不可挡之势步步篡权。现在的中医流派,不仅是这些没得道的人给自己裹上的遮羞布,更是他们自诩正宗、企图争得话语权的新妆。中医流派想要发展壮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搞师承、收弟子来拉人头。当中医的师承成了拉帮结派、争名夺利的工具时,那曾经高尚而纯净的师徒传道,已逐渐消逝在凌冽的风中。在如此混乱的中医师承现状下,又如何能指望通过师承的方式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呢?
现在的民间中医,很大一部分并不能对得起“中医”这两个字,许多人仅仅掌握了一招半式的技法,或一两个所谓“祖传秘方”,就敢自称祖传中医,开堂坐诊,这无异于草菅人命。滑稽的是,这些对中医只知一鳞半爪的人却是呼喊保护民间中医最卖力的人。他们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抓耳挠腮地渴盼国家出台更加宽松的政策鼓励民间中医的发展呢?因为,若政策不够宽松,他们就不能合法合规地招摇撞骗、欺世盗名。这群人没有足够的学识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来取得正常的行医资格,他们没有高明的老师指导他们学习真正的中医、掌握真正的中医,他们没有足够的水平应对临床中千变万化的复杂情况,放在古代,他们顶多能做个走街串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江湖铃医,放在现代,他们的医学水平更远远不如正规科班出身的中医。所以,扶持这群人走上临床一线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中医爱好者”。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医爱好者对中医的感情是真挚的,他们对中医,是真爱。中医爱好者们大多没有经受过院校中医教育的洗礼,没有实践过临床,而许多人又通过各种渠道隐约看到了貌似中医高手的模糊身影,听到了貌似真正中医的言论、知识,所以对中医饱含信心、爱得深沉。如果仅到了这一步,那么中医爱好者群体就会成为一股支持中医发展的强大力量,会帮助许多有水平的青年中医快速崛起,会支持真正高水平的中医惠及更多的人,当然,还会有一大批中医爱好者被水平低劣的中医屡屡伤害,最后对中医心灰意冷,甚而更加猛烈地反对。不过,许多中医爱好者迈过了这个单纯崇拜的阶段,进而开始自学中医。事情的发展从这里开始就有些不受控制了。中医是一门医学,需要掌握纯正的中医思维、大量的正确知识、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及在以上前提之下多多益善地积累经验,并不是靠几分热度、一腔激情就能快速学好的。学习中医是一件终生的事情,持之以恒的学习是一名合格中医大夫的基本素养。只有具备了终生不断学习的态度,才有资格做一名真正的中医大夫,而绝大多数中医爱好者们显然更想速成。在他们眼里,中医并不是很难学,似乎只要学会了一套理论、掌握了一些知识与技法便可以治病救人了。有些中医爱好者比较幸运,能够接触到一些真正的中医高手,学习到一些真正的中医内容,而绝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所接触、所学到的,更多还是异化的中医内容。而即使这部分幸运的中医爱好者能够接触到一些真正中医的东西,如果不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持之以恒地反复练习、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不断学习,也就只是凑个热闹罢了。可能有许多中医爱好者深受武侠小说的影响,总是幻想自己能够得到一套中医的无上秘籍宝典,或受到一位有着极高水平的大高手指点,然后自己就能一跃变成一名中医高手。有如此想法的人,我只能说你们没有认真读金庸老先生的原著。就拿号称“奇遇之王”的张无忌举例,这位一路获得各种最高秘籍宝典光环加持的主角,自己窝在雪谷中,日日不断地练了五年多的《九阳真经》才有所成。想成为真正中医的朋友,你们能窝在家里日日不断地读五年《黄帝内经》吗?没有学习中医的耐心与恒心,又想成为中医、取得行医资格,中医爱好者们便盯上了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考核。
国家推行的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考核,本意是想将一些真正有水平的民间中医挖掘出来,给他们以合法的身份地位,让他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放在一二十年前,许多确有水平的民间老中医限于自身知识结构与精力,无法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取得行医资格,通过这种特殊的考核方式取得合法的行医资格,是一件对保护中医的生存与发展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现在这些争先恐后地盘算着通过确有专长医师考核取得行医资格的人,却一没老中医前辈们的水平,二不缺少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精力。一项非常好的国家政策反而成了这些不学无术之人投机取巧的工具。放眼各种铺天盖地疯狂冒出的中医确有专长培训班,再看看那些负责确有专长医师考核的体制内中医专家们如前文所述的水平,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医的行医资格将只值一叠钞票了。
当中医的行医准入门槛降低后,大量水平更加低劣的半吊子会疯狂地涌进中医市场,将中医的疗效拉至永不见天日的谷底,让中医更快地被老百姓抛弃。一项本意是保护中医、扶持中医、为中医提供更加舒适的行医环境、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好政策,在当前中医畸形的发展状态下,被扭曲成了加速中医灭亡的推手。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院校到民间,从中老年中医到中青年中医,从专业人士到业余爱好者,中医全面衰落,中医人才全面凋零,遍地丛生的中医馆根本没有可能聘请到能够支撑自身运营发展的足够多的中医人才。没有疗效,便没有存活下去的生命力,中医馆们垂死挣扎,只能不断给自己大量注射激素,催动虚羸已极的身躯回光返照般地硬撑下去。而这激素,便是过度的宣传、炒作。纵观中医市场上的各种宣传,不论何种形式,全都只有一个特点,过分夸大。当前绝大多数中医的临床水平根本承受不起加在他们身上的宣传,根本应付不了宣传吸引来的各种疾病。当前的绝大多数中医大夫根本做不到宣传中的疗效,达不到宣传中的水平,说是坑蒙拐骗,其实一点没错。名不副实的宣传不断地消费掉一波又一波善良的老百姓的信任,让更多的老百姓痛恨中医。中医也就在这滚滚资本的疯狂注入下,被更加快速地推向死亡。
整个中医队伍高水平人才严重不足,整体水平极度低下,中医根本无力撑起强加给她的繁华。中医若想继续生存下去,只有保持清醒,从最根本的地方,一点一点,依照自身的生命特点,重新发展起来。
当前中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其实,就是传承的问题。当前的中医之所以羸弱,正是由于没有将中医真正的水平层次传承下来。回归中医自身本有的教育传承方式,培养出掌握真正中医水平的大夫,是解决中医所有问题的最根本点。
中医的传承情况其实和佛教有些类似,正法难得,邪法遍地。这不仅体现在异化的体制内中医教育上,更体现在光怪陆离的各种所谓民间流派上。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院校到民间,得道医家的身影难觅,未得道的人大行其道,中医西化、异化,各种流派丛生,异端邪说滋生,正法眼藏湮灭,想要学习中医的正法,竟似比登天还难。r>然而,有一样东西还在,中医的正法就还在,那就是经典。中医经典,就是教给我们中医正法的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人还在学习实践中医经典,中医的正法就不会断绝,中医就不会消亡。
然而,事情并不会这么简单地就可以继续下去,与中医的正法一同逐渐湮灭的,还有学习中医经典的心法。学习经典的心法,是打开中医正法之门的钥匙。正法虽多,钥匙却只有一把。
要描述清楚这枚钥匙,我们应该首先明白一件事。
中医首先是一门文化,然后是一门医学。
中医是一门文化,对于这句话,请做最直接、最简单的理解。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是一种所谓的理念、一个玄奇高妙的东西。文化,就是文以化人,用文字所传载的道来教化一个人,改变这个人的品性,纯净这个人的心境,让这个人通过不断地学习文字所传载的道,而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人,这是文化的本意。中医,就是这么一门可以让学者成为更加美好的生命的文化。而经典,就是传载“道”的文字。所以,我们读经典,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纳经典中所传载的“道”,让她改变我们的心性,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恬惔虚无的人,以一颗恬惔虚无的心体悟经典,让自己的心性、思维不断地更加合于道、合于经典,这就是学习经典的入门心法,也是学习经典的目的所在。
这种学习经典的心法虽然在现代几乎被人遗忘,但在古代却一直存在于代代相传的中医之间,因为,传统的中医师承教育,正是以这样的心法师徒相授。
古代的老师承载了经典文以化人的角色,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这首先要求老师是一位学问修养心性极高的明师。一位合格的明师会在言行、生活、学问、临床处处做学生的榜样,从言谈举止、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种种细微之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学生的脾气秉性,把学生慢慢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可以接纳、体悟、勤行“道”的人,然后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地得到老师的真传,得到古圣先贤的心法,得到经典的智慧。而这对学生的资质也有非常高的要求。这种资质要求的并不是绝顶的聪明,也不是一往无前的胆量,也不是无比刻苦的学习精神,而是悟性。悟性并不是一件非常玄妙、不可捉摸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一件最普通、最真切的事情,悟性,就是一种可以真真切切地体悟到生命的真实、体悟到当下的存在的柔软心性。悟,是体悟,是最简单、最真实地观察世间万物,最直接地感受万事万物的运行变化,体悟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体悟人体生命的规律。不加选择地去观察,不加鉴别地去观察,不加思考地去观察,最直接地感受,最敏锐地感受,最真切地感受,这要求的是一颗柔软的、恬惔的、平和的、美好的心,这是对一名合格的中医学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也是师徒传承中学生入门的第一关。
当学生能够时时安住于恬惔虚无的状态时,老师便可以适时地将知识、技法、经验传授给学生了。这种传授,总的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历练,反复磨砺,逐渐积累,最终成才。中医是中国古人最真实、最直接地观察天地自然、观察人体生命的运行变化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门医学。古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决定了他们看问题视角的不同,于是便产生了阴阳体系、五行体系等思维方式的不同。掌握不同体系的老师教给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改变学生原来的思维方式。以纯正而正确的思维方式不断观察天地自然、人体生命的运行变化规律,最终能够纯熟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看清疾病的本质,并用这种思维方式自如地指导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便算真正掌握了中医的思维。中医是一门医学,它有大量需要学习记忆的知识,而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浩如烟海的知识并不全都正确,这就需要明师择其中真实、准确的内容教给弟子,当弟子有了足够的能力,自己也能分辨出知识的真伪,这种知识的学习便可以说是入了门墙了。中医有自己独特的诊法,望闻问切四诊,均需要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不断练习,以致纯熟无误。中医的诊断是客观的,现今许多人以几个大夫摸同一个人的脉象,摸到的结果却不一致这类事情来攻击中医脉诊过于主观,实际是这些大夫并没有掌握真正的中医脉诊,不能准确地感知到病人的真实脉象而致。如果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反复练习,最终掌握了真正中医的诊法,那么即使几个人各有师承,对同一个病人的诊断结果也会是相通相符的。拥有了纯正的思维方式,具备了足够的正确知识,掌握了准确的诊断方法,老师带领学生在临床上反复练习,教给学生看病的思路、临证的经验,假以时日,学生便可成才。而这种成才的周期并不漫长,只要学生迈过了入门的心性第一关,三年出师正是古人的成才周期。
如前所述,当今明师难觅,我们很难指望有一位真正的明师教导我们走在真正的中医道路上。但我们仍然拥有最好的老师。中医经典,就是改变我们的心性、教给我们纯正的中医思维、正确的中医知识的最好老师;而病人,就是指导我们反复练习诊法、学习看病思路、积累临床经验的最好老师。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在经典的指引下走在中医的道路上,在病人的帮助下不断进步,我们终究能成为掌握中医真正水平的明医。当纯真的中医学子成为明医时,便可按照古代师徒传道的纯真方式,带领更多纯真的中医学子,一步一步,走向中医的明天。只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出更多的明医,让中医的疗效重新展现在大众面前,让中医的魅力重新普照在大众之间,中医才会有希望。
因此,希望那些正在或即将涉足中医行业的资本者、创业者们清醒地看到中医的现实情况,三思而后行。希望那些企图通过中医行业快速发财的人清醒地看到这个现实,没有足够的中医人才,无论怎样的运作都无法让中医产业发展起来,更无法实现赚钱的目的,大量资本的注入不仅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会快速燃烧掉老百姓对中医最后的信任,将中医更快地推向灭亡。希望那些真正打算将中医当做一番事业认真做的人清醒地看到这个现实,沉下心来,从所有中医问题的最根本点入手,将资金与精力用在寻找、发掘真正的中医人才上,用在培养真正有潜力成为明医的人上。培养积聚真正的中医人才,投资开展真正的中医教育,是这个时代中医产业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中医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坚实根基。投资教育,看似是对中医的无偿奉献,但当人才辈出之时,便是率先抢得中医行业最顶级资源之日。希望对中医有一番作为的人们啊,当其他人还在浑水中无头乱窜之时,若你们能够清醒地看到中医的现状,选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路子,便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走在了行业的前方,掌握了未来中医行业的核心力量,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就会成为中医行业的主导者。那时,便是中医的危机化解之日。
作者:东方生风
转载来源:新浪博客
链接:繁华下的中医危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141 | 回复:147

© 2017-2024 北京地区知名的养生会馆导航网站,家庭式养生、spa等商家点评,做最专业的本地休闲养生网。

备案号:沪ICP备2022028177号-3|手机版| 万福网

GMT+8, 2024-4-25 01:50 , Processed in 0.14458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