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丸子: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就比较明确了。失眠我们中医称为不寐,它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伴发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等。病情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入睡,或者时睡时醒,病情重的则整晚都不能入睡。
小丸子:我们中医对失眠的病因认识也是非常全面的。我先介绍几个临床常见的原因。
小丸子:第一个原因,就是心血不足,心虚胆怯,刚才可能有朋友说到了,比如白天受到了惊吓,到晚上一想到这些事情就觉得很害怕,整晚睡不好,而且很难控制住不去想这些事情。
小丸子:这些在我们《素问 举痛论》中就有描述,它是这样说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简单概括说,就是惊则气乱。
小丸子:同时,我们也要想一想,什么人最容易受惊吓呢?一般就是有不同程度心血不足表现的人,比较容易出现惊吓、甚至失眠的情况,同时,平时他就会出现面色无华,口唇色淡,比较容易出现心慌,这类人比较容易出现心血不足,再接着就出现失眠的情况。
小丸子:第二个病因呢,刚才也有朋友提出来,就是吃饱了,吃太饱了,晚上也睡不好,没错了。前一阵刚过完年,就有一些病人跑来跟我说,过年虽然吃的很好,但晚上总是睡不好,感觉肚子饱饱胀胀的,要翻来翻去才能睡得着。
小丸子:这就是典型的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出现的失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这里的胃不和,不仅仅指消化也包括一些肠道吸收以及排便的问题,比如便秘、几天不大便。甚至还有一些消化性的溃疡,出现反酸、烧心、胃口差,也是会导致失眠的出现。
小丸子:同时,导致脾胃虚弱的,不单单有饮食的问题,脾在志为思,也就是思考、思维活动。思虑过度的人容易出现失眠。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自己专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呼吸都变浅变慢了,有时甚至忘记自己在呼吸,这时气血运行都放慢了,容易出现气机郁结,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思则气结。
小丸子:它会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功能,还会耗伤心血,导致心脾两虚出现失眠。我们有一个常用的中成药,是归脾丸,主要针对心脾两虚的失眠起作用的。
小丸子:在临床上,有很多病人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些人白天工作很忙碌,大脑在不停地运转,晚上感觉很累,但躺在床上,大脑却很清醒,入睡很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
|